2017年白水高中师德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,以“喜迎十九大,争创新业绩,争做‘四有’好老师”为主题,以爱岗敬业、教书育人为核心,丰富师德建设内容,创新师德活动形式,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,践行师德规范,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努力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。
二、活动主题
喜迎十九大,争创新业绩,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。
三、活动时间
2017年4月1日—5月31日。
四、活动步骤
(一)宣传动员阶段(4月1日—4月10日)。
1、组织发动。4月6日前,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,广泛动员,统一认识,全面调动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。
2、制定方案。
(二)活动实施阶段(4月11日-5月10日)。
1、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。一是认真学习《教师法》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等法律法规,增强广大教师的法制观念。二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,按照“四有”好老师的要求,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三是学习先进事迹弘扬师德楷模正能量。开展向“2016年感动襄阳十大人物”李轶老师学习活动,并作为师德教育月重要学习内容。四是师德教育学习活动与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相结合,以集中学习为主,自学为辅。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,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,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,不忘初心,潜心育人,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2、开展“百名教师师德承诺”活动,接受学生、家长和社会监督。
3、开展“我心中的好老师”征文活动。(4月18日前)4、开展教师工作纪律大排查。
采取不定期抽查,重点查在上班时间从事网上聊天、玩游戏、炒股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,查无故迟到、早退、脱岗问题,查课堂上不敬业,课后乱办班,从事第二职业等不良现象。
5、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。对照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,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,讨论问题如下:
(1)怎样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教师?
(2)“庸、懒、散、奢”的危害是什么?
(3)如何处理教职工个人与学校的关系?
师德师风大讨论要有计划、有措施、有记录,以年级组、处室为单位进行。讨论不搞形式主义,要有深度,剖析问题要深刻,要敢于揭短亮丑、动真碰硬,真正达到红红脸、出出汗、排排毒、治治病的效果。
6、开展“双评”(学生评教师、家长评学校活动)活动。采取发放调查问卷、设立意见箱等形式,广泛听取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的评议意见,及时掌握师德师风状况,形成家长、学生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。对反映的问题,要认真调查、分析、研究,查摆问题,剖析原因,提出具体解决办法。
7、开展新教师入职宣誓活动。引导和激励新教师自觉践行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,坚定教师的职业理想、基本信念和责任目标,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8、举办师德演讲比赛。(4月18日前)
9、评选“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”。
校工会将表彰10名“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”。
10、开展“青年教师教学竞赛”活动。
(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) 。
(三)整改提高阶段(5月11日-5月31日)。
1、制定整改方案。针对在学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呈现出的师德师风突出问题,制定详细整改方案,明确整改时限,结果将纳入教育系统年度考核,并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。
2、完善整改机制。根据《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》(国发〔2012〕41号)和市教育局印发的《襄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(试行)》(襄教〔2015〕5号)文件精神,建立健全教育、宣传、考核、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,制定师德考核办法或考核实施细则。
3、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《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》《襄阳市教师师德失范行为 “一票否决”办法(试行)》(襄教〔2015〕6号)文件精神,结合实际,制定我校《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》,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,着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教育行风。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,并提出相应处理办法。对危害严重、影响恶劣者,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。
五、工作要求
(一)统一思想,加强领导。
为有效推进师德教育月活动实施,成立领导小组,党委书记、校长刘涛同志任组长,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,工会办、办公室、教导处、纪检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办,具体负责指导、实施和督查工作。
(二)注重实效,扎实推进。
为确保整个活动取得实效,将师德教育月学习与教师继续教育挂钩,认真组织开展师德教育各项学习活动,教师全程参与师德月学校每次集中培训,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,并做好培训记载,每人可登记继续教育集中培训12学时。
(三)严格考核,加强督办。
工会将对师德教育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,各年级要高度重视,精心组织,层层落实,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。